国智刑事部,是由国智律师事务所精心打造的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质量优良的精英团队。该团队中的成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一流法律院校,多名律师还有着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任职的经历,承办过各类重大刑事案件,熟悉司法机关的运作,熟悉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刑事政策。国智刑事部的多名律师被各大高校任职客座讲师,在各种研究会担任专聘法律专家,是一支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且极具特色的优秀刑辩团队。
了解更多
行政与政府法律顾问业务部以“促进依法行政”为理念,累计服务政府法律顾问单位上百家,为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专项法律顾问服务或担任政府兼职法律顾问。
了解更多
民商事争议解决业务部秉承“专业、规范、高效”的执业宗旨,依托国智所“专业化分工、团队化协作、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运行模式,为包括金融投资、房地产、能源、医药健康、制造业、零售业、电信、电力、交通、科技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客户提供争议解决服务,曾经和正在办理多起重大疑难、高标的或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案件。
了解更多
公司财税业务部建立了一支兼具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专业资格的复合人才梯队,擅长结合公司、财税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方案创新,能在提供常年法律顾问的同时提供涉税专项法律服务,在参与公司并购、重组、清算、解散事务过程中亦提供税务规(筹)划服务,在公司各类诉讼和税企争议解决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亦为个人/家庭提供投融资、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法律服务。
了解更多
金融与清算破产业务部以“共享、共赢”为理念,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救助困难企业个人”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金融与清算破产业务部的组成人员以执业律师团队为主导,多团队协同作业,聚合了数十名法律、金融、房地产、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行业和专业的资深人士。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已入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名单
了解更多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业务部始终秉承规范、专业、责任等国智所服务理念,力争打造区域领先的建设工程和房地产法律服务团队,竭诚为不同规模、组织形式的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为客户优化管理、防范风险、解决争议、创造价值。
了解更多
劳动法律业务部专注于劳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服务领域,部门核心律师具有司法、劳动执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大型企业工作经历,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全面有效的劳动与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的能力。劳动法律业务部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高效、务实、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宗旨,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不仅以扎实的专业理论、丰富的实务经验、优质的法律服务,收获客户的高度信任,同时以出色的业绩在业内外赢取良好的口碑和赞誉。
了解更多
本部门拥有经验丰富的处理家事家族、财富传承及家族企业管理法律事务的专业律师团队,均毕业于各大名校法学院。专业提供离婚纠纷、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变更抚养权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继承析产纠纷等各类家族家事纠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部分律师同时具备一定心理学基础,可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和谈判策略促成的纠纷化解,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了解更多
本部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拓展涉外法律服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从业人员的联系及合作,深化互惠合作理念,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国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涉外法律服务。
了解更多
知识产权业务始终秉承“精、专、新”的业务理念,坚持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在知识产权领域上,捍卫每一位客户的合法权益,并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创新、保护创新。形成了以商标、专利、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等诉讼与非诉讼业务为主,以“涉刑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类刑案辩护”业务为辅的双轨道业务特点与优势。
了解更多

“专业化”和“团队化”的迷思——青年律师成长若干思考-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发布日期:2023-07-26

        前言  

      青年律师的成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的话题。作为一名“老律师”,在和青年律师交流过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青年律师的焦虑和困惑,但对此我经常有种无力感。很多青年律师经常去参加各种各样关于“青年律师成长”的论坛和讲座,然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实真正按照资深律师的建议去尝试改变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青年律师,可能更多地是期望找到某个佐证,来证明自己目前的模式是正确的,这其实只会让他们陷入到更大的焦虑和困惑。

      冒着被“喷”的风险,我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写下来,希望对众多的青年律师有所启发。

      1.是否专业化?

        1、专业化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我认为,“专业化”这个词,就像小姑娘一样,任人打扮。什么是“专业”,在不同的语境下,本身就是一个范围可大可小的词汇。某些律师标榜自己的专业方向是“高端民商事诉讼”,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业务,往往囊括了离婚诉讼、股权纠纷、金融纠纷、房地产纠纷等等。而某些所谓“专业”的“业”,其实是指某一行业,有些律师标榜自己做不良资产(例如我自己),实际上该行业已经包含了房地产、金融、财税的相关知识,哪怕是其中纯粹的法律问题,也包含审判、执行、破产等实体和程序问题,工作内容也包含了诉讼和非诉。在刑事领域,甚至有律师标榜自己只做“毒品犯罪”。

      所以到底什么是“专业化”,本来就是自说自话。律师执业证已经毫无疑问地证明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的身份,但到底要“专”到什么程度,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止境。在“专业化”上制造“鄙视链”,是典型的内卷,毫无意义。归根到底,专业化就是一种自我的包装。对于青年律师来说,应该勇敢地打破对于“专业化”的执念,与其纠结自己的专业化方向,不如给自己设计一个有别于同行的标签。

        2、不是所有的律师都需要专业化。

      正如商业领域中“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分工,律师行业也分“技术律师(产品律师)”和“渠道律师”(案源律师)。不是所有的律师都需要(或者说适合)做“技术律师”,有些人就是适合去做营销、开拓业务、对接资源。

      我注意到,不少青年律师都能很好地抓住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成为网红,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案源,却被批评为“万金油”,什么案件都做,“不专业”。对此,我不以为然。相反,我很佩服他们。众所周知,淘宝、贝壳虽然都属于“销售渠道”,但是反过来对“产品”却有超强的议价能力。在任何一个商业领域中,也从来没有人会觉得销售人员比技术人员更低级;但吊诡的是,很少律师能坦承,“我在律所里负责销售”。

      到底是做“产品律师”,埋头钻研技术,还是做“渠道律师”,四处营销?我认为这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价值高低之分,甚至同一个律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自由切换。每一个青年律师,可以在不同阶段,结合自己的性格、资源禀赋去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不要自我受限,更不要自我矮化。

        3、律师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应是“专业”,而是“综合解决能力”。

      放眼市场上真正可以称为“大律师”的人士,几乎都没有专业化标签,或者说真正的专业体现在综合的素质和能力;而客户的期待,实际上也不纯粹着眼于律师有多“专业”,而是能否把问题“解决”。越是复杂的问题,往往意味着越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往往也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并非纯粹的“是否专业”,而是包含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资源嫁接能力、分析能力,甚至还要有可以帮助客户拍板的决断力。

      作为一个青年律师,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更多只是一个“执行者”,所以要求他们“专业”是应该的,但是反过来,青年律师的修炼,应该是走一步看三步,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把客户、上级律师交待的事情办好,体现“专业度”只是基础,更重要的,要能够抽离,站到更高的维度来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游的协同关系,才能真正领会客户和上级律师的意图,成为一个全能选手而不是单项选手。
     
     2
.到底是独立还是待在团队?

      在大部分律师团队中,都没有所谓的“中层”;哪怕是执业十年以上的资深律师,他们授薪的助理大都是毕业三年以内的“小伙伴”。为什么?在我的观察中,很多青年律师在拿到执业证后不久就会选择独立。我听到的独立理由,有一些是认为自己独立后的创收会比待在团队中授薪要高,或者说独立后的时间安排会更自由。正如【新则】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所载:“很多律师独立执业,是因为觉得自己就算混得再差,也能够满足温饱——独立之后,稍微多独立办理几个案子,到手的收入肯定就比在团队中高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大部分早早选择独立的律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同学、老乡、亲友,或者同所的资深律师这类“熟人”之中获取一定的案件。这类业务,大部分属于技术难度低,可替代性强的业务,而且五花八门,对个人的提升有限。况且,每个人的熟人圈都是有限的,靠熟人介绍的业务,很快就会陷入个人发展的瓶颈之中。而一旦要到陌生人群中开拓业务,一人身兼营销、技术、财务、秘书、跑腿等工作,处在疲于奔命,琐事缠身的状态,根本无法再抽出时间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和自我迭代,日后的发展明显缺乏后劲。

      因此,我认为不应该鼓励青年律师过早独立,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在团队中成长。在我看来,青年律师关于收入和时间安排的诉求,在团队中并非无法得到解决。如果是因为“被压榨”,那就换更适合的团队;如果仅仅是因为个人案源,那么可以讨论更有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与团队共担成本,培养新人,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出来,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工作中。

      我注意到,有不少的青年律师自发地组成松散型的合作关系,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这种合作,更多是业务上协作,实际上还是简单的1+1。我觉得应该鼓励青年律师参照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实现“人合+资合”,投入资本,适当利用杠杆,分担团队成本,合理分工。

      在律师行业实施公司化的障碍更多的是成本分担问题,这里边既包括显性的人员成本、接待成本,也包括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外部成本。但是对于青年律师而言,案件本身没那么复杂,隐形的外部成本没那么大,在控制人员、接待等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组建公司化团队而实现1+1>2。

      坦白讲,在写团队建设这一部分时,我也是有压力的。我现在团队成员将近三十人,所谓知易行难,在我自身团队的运营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摸索和调整。通过这篇文章,也是再一次提醒自己,建立团队的初心是什么?青年律师关于成长和利益的诉求能否得到平衡?哪怕之后团队同事想离职,也可以拿着我的这篇文章来跟我讨论,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是否可以更好地契合。
     
     结 语

      今年是我毕业十五周年,也是我执业的第十三个年头。回首过往,有迷茫,也经历了各种“至暗时刻”,直到今年,我终于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笃定和自信,所以才想分享一些思考和体会。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各位青年律师一些启发。未来的世界属于你们。

     *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国智法苑」立场与观点,且不作为针对任何案件或问题的法律意见或建议。

国智律师


吴楠 律师
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
金融与清算破产业务部部长、高级合伙人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现任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副会长。

      吴楠律师带领的不良资产投资与处置团队以“和谐、共赢”为理念,以“专业+资本”为手段,开创“公司+律所”的不良资产运营管理模式,以专业律师团队为主导,囊括了法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精英,形成了一套完整、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流程,为委托人提供债权投资、重整投资、债务重组、尽职调查、不良资产清收和不良资产委托管理等服务。

END

供稿:吴   楠
编辑:黄海强
审核:吴   楠









返回列表